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医药有了动漫代言人(大健康观察)

来源:江苏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18 18: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针灸铜人始创于北宋天圣年间,浑身布满穴位,胸背前后能够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学模型和人体解剖

针灸铜人始创于北宋天圣年间,浑身布满穴位,胸背前后能够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学模型和人体解剖模型,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古代,针灸铜人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也是考核针灸医学生的“试卷”。古人在铜人穴位上留有小孔,考试时用黄蜡封住,向铜人内部注入液体。学生根据试题以针刺穴,如果取穴准确,则液体流出。

头顶发髻,腰间悬“葫”。“行走的小针灸铜人”——中医药小使者“灸童”来了!日前,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亮相。为何给中医药设计动漫形象?“灸童”对中医药文化传播有何价值?中华中医药学会相关人员作出解读。

灸童是怎样炼成的

“‘灸童'的设计灵感来自北宋时期的针灸铜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信息部主任厍宇介绍,2017年,中医针灸铜人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卫生组织,针灸铜人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名片。

设计团队介绍,“灸童”将针灸铜人孩童化、动漫化,赋予其中医药小使者的身份以及熟识中医药、擅讲中医药故事的特长。“灸童”身上有很多中医药元素,例如身体重要穴位的标记、医家常穿戴的服饰等,葫芦、背篓等道具也彰显中医药有机天然的特点,体现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的内在精髓。

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灸童”拟人化后的亲和力和生动的表现力,拉近民众与中医药文化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使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理念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厍宇介绍,“灸童”来自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动漫)遴选活动。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该活动于2020年7月启动,共征集到500余件作品,包括中医药动漫形象、动漫、微视频3类中医药健康文化作品。经过征集、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由深圳融创千万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的“灸童”中标。

据悉,“灸童”已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医药文化。后续,围绕“灸童”形象还将推出更多动漫内容产品和衍生产品,为中医药知识科普传播、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助力。

当中医药传播遇上动漫

为什么要用卡通形象表现中医药文化?

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中医药动漫工作专班组长王国辰表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是中医药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就像中医脉学里的“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如何开展好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还需要研究和探索。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从2020年开始,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中国动漫集团合作,开始了‘中医药+动漫'的探索。”王国辰说,希望通过动漫这种现代、时尚、创新的表现形式表达和传播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可视化、通俗化、生活化,让更多人认识、信任、喜爱中医药。”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段晓华看来,针灸铜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针灸铜人为原型的“灸童”鲜活可爱,期待“灸童”的亮相能发挥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群众提升文化自信的媒介作用、青少年爱国立志的模范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作用。

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

见面会还进行了中医药动画片《手指的魔法》的首映。该片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国动漫集团、中华中医药学会、腾讯视频联合出品,讲述了主人公晓龙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中医师,用中医按摩理疗的手法帮助运动健儿迅速从伤病中康复,取得世界大赛冠军的故事。

“影片既是一个接地气的现实题材作品,也有如梦似幻的动画想象力的集中呈现。”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手指的魔法》编剧兼导演宋磊说,在创作过程中,团队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指导下,多次召开座谈会,还走访调研了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确保片中体现的中医药、运动康复等内容符合实际。动画聚焦中医药“传承”主题,把主人公设计为年轻人,希望能展现当代中医师身上平凡的荣耀,吸引更多青少年认识并喜爱中医药。

文章来源:《江苏中医药》 网址: http://www.jszyyzz.cn/zonghexinwen/2022/0118/782.html



上一篇:《江苏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印发:加快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李惠森:以中医药为依托 推动中华

江苏中医药投稿 |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江苏中医药版面费 | 江苏中医药论文发表 | 江苏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江苏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