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守正”中医药特色 守护

来源:江苏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29 01: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杨萨飒 罗鑫)作为江苏省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杨萨飒 罗鑫)作为江苏省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紧抓新的发展机遇,始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持续输出中医药健康服务,提升群众中医药健康素养,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

近日,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全省五家中医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的名单,由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申报的“江苏省中医消化肿瘤临床医学创新中心”成功获批。这既是对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科研学术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未来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立足中西医结合特色,主攻优势病种,在应用中医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及防止大肠癌复发与转移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形成独特的治疗优势,吸引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

来自山东的68岁方大爷,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伴肝脏、腹腔淋巴结多发转移。内心绝望的他经人介绍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历经多学科会诊,“中西医结合组合拳”治疗后,奇迹出现了,方大爷的肿瘤出血停止,贫血改善,肿瘤标记物恢复正常,肝脏、腹腔转移瘤明显缩小。今年已是方大爷确诊肿瘤后的第3年,而方大爷依然能生活自理,病情控制良好。

据介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围绕优势病种,还构建了甲状腺疾病学科群、脊柱退行性病变中西医结合学科群、消化道肿瘤防治学科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一体化诊疗平台,搭建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医、教、研、企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平台汇聚了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中药研发、制剂工艺、代谢分析、功效组分、药理等多专业的领军人才,围绕着病-证-方-药-组分-靶点-制剂全环节开展中医基础、药理、药效等研究,科研创新成果硕果累累,部分科研成果已转化落地造福于民。

岐黄校园行 打造中医药文化建设基地

10月28日,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的学生满心欢喜,充满期待,她们要参加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呦呦杏林”志愿者联盟中医药文化建设基地的揭牌仪式。初一学生小王对该院的志愿者已非常熟悉,她笑着告诉记者,每个月医护人员都会来讲授中医药的相关知识,现在很多同学都能准确辨别出多种中草药了,她希望长大后能像姐姐们一样学习中医,成为一名医生。

11月下旬,“呦呦杏林”志愿者联盟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荣誉的背后,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呦呦杏林”志愿者团队的辛苦付出。项目负责人、团委书记王春如介绍,该院已连续6年开展300余场岐黄校园行活动,在数以万计的学生心中播下中医药的种子。

此后,将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平台优势,主动对接南京中小学“双减”政策落地后的课后服务,通过辨识种植中草药,演练太极拳、八段锦等多种方式,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健康宣教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客观、科学的中医药文化认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提升全民中医药文化素养

2021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各党支部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工作,创新中医药惠民模式,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年下半年,该院机关第三党支部与山水园社区党委结对共学共建,启动山水园社区护理站、“山水有爱”医疗便民服务站,每月定期深入社区、走进家庭,服务“一老一小”、帮扶生活困难群众,为居民开展常态化中医药诊疗服务。

此外,护理部“仙斛”志愿队也定期走进社区、养老机构,举办中医护理爱心义诊活动,为老人们做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操作。据介绍,该院每年举办50场余中医药“六进”活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促进中医药更加广泛的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助力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江苏中医药》 网址: http://www.jszyyzz.cn/zonghexinwen/2021/1229/741.html



上一篇: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功承办2022年江
下一篇:江苏中医药事业新发展苏州市中医医院二期大楼

江苏中医药投稿 |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江苏中医药版面费 | 江苏中医药论文发表 | 江苏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江苏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