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4种中医药服务模式全国首创 青岛加快推进“中医

来源:江苏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01: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医药服务模式全国首创,中医药服务网络提质扩容,中医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青岛让“老中医”焕发新光彩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

中医药服务模式全国首创,中医药服务网络提质扩容,中医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青岛让“老中医”焕发新光彩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7月5日,记者从全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青岛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新期望为目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开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青岛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社会办中医试点城市、国家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联系点城市。全市现有46家中医医院,数量居全省首位。每万名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达到6.05名,数量居全国前列。

4种中医药服务模式被认定为全国首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考,中医药交出一份出色答卷。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以“防治康”全程参与为核心,推进中医药服务“三级指导、三因制宜、三阶干预”的做法,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并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作专题汇报。我市实施的差异性中医药医保支付、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外埠中医专家存案、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指导等4种服务模式被国家评估专家组认定为全国首创,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020年11月24日,胶州市中医医院开诊。

近年来,我市不断促进中医药服务网络提质扩容。由青岛市中医医院牵头,联合省内11地市共12家省、市级医院和25家县级医院,打造心血管科、康复科、肺病科等3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推动形成区域均衡、城乡同质的中医药专科发展新格局。恢复设置胶州市中医医院,实现政府办市、县中医医院“全覆盖”。目前,全市政府办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中医药科室,100%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9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形成了15分钟基层中医药服务圈。

56个中医药项目纳入全市医养健康产业项目库重点推进

学科为本,人才为基,创新为魂,才能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中医药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基础。落实市校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相关任务,目前科学院下设的中医研究院已挂牌成立,研究生院正加紧建设。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建青岛技术合作中心、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共建附属青岛医院。全市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和名中医工作室13个,成功获批海洋中药、中药制剂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省级重点专科、传承工作室37个,打造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1个、市级中医综合诊疗中心15个、县域中医药龙头专科8个,初步形成了涵盖国家、省、市、区(市)四级,以肺病、肾病、心脑血管病以及儿科、肿瘤、康复等为优势的中医药专科集群。

青岛中医药科学院效果图。

目前,全市现有岐黄学者1名、全国优秀临床研修人才9名、省名老中医和名中医25名,柔性引进了包括1名院士、10名国医大师在内的88位省级以上知名中医药专家;培育了省级基层名中医29名、市级基层名中医50名,数量居全省前列。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是国粹中医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中医药+”海洋、养老、旅游等战略,有56个中医药项目纳入全市医养健康产业项目库重点推进;管华诗院士团队联合青啤集团研发出国内首款海洋中药健康饮品;上海医药北方总部落地我市。积极构建高水平中医药服务平台,在上合示范区国际客厅建立中医药展示厅,我市2项产品入选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广产品名录;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举办传统医学分论坛和中医药健康论坛,设置中医药体验馆、中医药智慧化博览区,得到参会嘉宾的普遍赞誉。建立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已接收480多名外籍学员来青跟师学习。

加快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破解“大而不强”

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我市中医药工作还存在大而不强、山多峰少等问题。我市中医药龙头单位竞争力有待提升,有影响力的著名中医医疗机构不够多,没有中药大学及直属附属医院。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中医医院功能定位不清晰、特色不明显,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不平衡。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此外,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化水平不高,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中医药项目不多。

文章来源:《江苏中医药》 网址: http://www.jszyyzz.cn/zonghexinwen/2021/0707/353.html



上一篇:用这三味中药泡茶喝,精力充沛、延缓衰老
下一篇:一味有灵气的中药,上养肺,中养脾,下养肾,

江苏中医药投稿 |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江苏中医药版面费 | 江苏中医药论文发表 | 江苏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江苏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