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中医药》期刊栏目[06/30]
- · 《江苏中医药》投稿方式[06/30]
- · 江苏中医药版面费是多少[06/30]
中药、西药、食疗哪个调理胃病更好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胃病久治不愈是一种普遍现象 胃病反复发作,长期治不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咨询中胃病患者居多,十到二十年的胃病患者很多,甚至有50-60年的胃病一直无法治愈。 大家在治疗胃病过
胃病久治不愈是一种普遍现象
胃病反复发作,长期治不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咨询中胃病患者居多,十到二十年的胃病患者很多,甚至有50-60年的胃病一直无法治愈。
大家在治疗胃病过程中,中药西药交替服用,时好时坏,很多患者最终还发展成了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也有一些患者干脆不治疗了,什么药也不吃了,大家的感受是吃药也没有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药物只是缓解症状,并没有真正起到治疗作用。
胃病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要调理胃病,我们必须了解胃病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才能进行对症调理。
1、各种胃病都是发生在胃粘膜上
慢性胃炎、胃窦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发生的部位都是在胃黏膜上,只是发生病变的性质有所不同,要治疗胃病就要将胃黏膜的生理特点研究清楚,并要对各种胃炎的种类研究清楚,才能对症调理,从根本上调理好胃病。
2、胃病是胃粘膜保护屏障被破坏
人的胃内最里层,就是直接接触食物的皮层叫胃粘膜,胃粘膜肩负着很多功能,每当进食的时候胃黏膜会释放消化液,胃粘膜还有保护胃体的作用。
胃粘膜表层有一个屏障,在《生理学》教科书中定名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这个屏障是弱碱性的,能够中和接近胃黏膜的胃酸,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这就是胃粘膜处于酸性环境中而不被腐蚀的原因。
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胃粘膜局部发生溃破,这个位置就会出现炎症,进而发生不同类型的胃病,因此,胃病就是胃粘膜保护层遭到破坏发生了溃破或溃疡。
3、胃病久治不愈是自身机体修复能力下降的表现
发生胃病说明胃粘膜局部遭到了破坏,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完全有能力修复好被损伤的胃粘膜,之所以修复不好是因为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下降了,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凡是患有胃病的人,免疫力都比较低,大部分是寒凉体质,冬天怕冷,手脚凉,很多人还会有胃寒的情况发生。
4、胃腔内酸性环境不利于胃粘膜创面的修复
胃病难以治愈的另一个原因是胃内的酸性环境不利于创面的修复,我们每天要吃三顿饭,每次吃饭以后胃内就会产生消化液,产生胃酸,胃酸对胃内刚刚修复了一点的创面重新进行伤害,胃黏膜创面被迅速打回了原形,每天都要重复三次同样的伤害,胃病就出现了久治不愈的现象。
药物治疗胃病只是缓解症状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吃药治不好胃病。
刚才我们分析了胃病就是发生在胃粘膜上的炎症,要康复胃病,就要消除炎症,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组织。
而胃药的作用只是缓解胃病的症状,治疗胃病的药物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1、提高胃动力药物
提高胃动力药物,可以加快胃的蠕动,加快食物消化的进程,但是对于胃粘膜上的创面没有康复作用。
2、抑制胃酸的药物
这是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但是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也抑制了消化液的分泌,胃里的酸度降低了,人的感受能好一些,但是消化液也减少了,结果更加不利于消化。
3、胃溃疡铋制剂药物
铋制剂胃药是胃溃疡的专用药物,服用铋制剂后,金属铋会附着在溃疡创面上,在溃疡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暂时保护的作用,但并没有对溃疡创面进行修复。
4、中和胃酸药物
中和胃酸的药物是一些碱性物质,比如铝碳酸镁,这些药物起到酸碱中和的作用。
当胃酸过多,出现了反酸、烧心、胃内有烧灼感时,服用碱性物质,胃内立刻发生酸碱中和作用,症状马上就会得到缓解。
但是上述四种类型的药物,没有一种能起到消炎和修复胃粘膜的作用。这就是吃胃药,胃病长期无法痊愈的原因。
食疗调理是解决胃病发病的根源问题
要治好胃病,必须实现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而胃粘膜只在一种情况下才能进行自我修复。我们吃饭以后,当胃内食物全部排空时,这时胃粘膜不产生消化液,胃内PH是中性,胃处于一种闭合的状态,胃内的容积只有50毫升,此时胃就做一件事,修复胃组织和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