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药学论文_江苏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来源:江苏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1-09 01: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摘要:起草说明中医膏方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作用,在中医临床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中医膏方在江苏省中医药相关机构的安全、合理使用和规范化制备

文章摘要:起草说明中医膏方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作用,在中医临床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中医膏方在江苏省中医药相关机构的安全、合理使用和规范化制备,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开具膏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以及《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Ⅱ)膏方》等文件的要求,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组织相关中医药专家经过多轮研讨,数易其稿,形成《江苏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1起草背景江苏地区经济繁荣,百姓自古就有冬令进补的习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升,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的充分发挥,膏方作为中医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在亚健康干预、体质调理、疾病防治中的运用更受关注。但江苏省中医膏方的临床应用及制备工艺始终未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在此背景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于2016年2月率先在全国正式成立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并特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基础等相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地方特色流派研究机构负责人和相关学科带头人担任指导专家。膏方研究专家委员会为膏方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技术指导,推动膏方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研究,有力促进了膏方人才的培养,积极为膏方的传承、创新、发展提出建议。与此同时,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配套组建了膏方研究工作委员会,为全省开展膏方研究工作搭建了交流协作平台。多年来,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先后组织举办了10多场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学习班,旨在进一步加强膏方学术研究与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省内膏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学术交流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必须进一步规范中医膏方的临床应用和制备工艺,制定具有江苏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膏方规范。2起草过程2016至2020年,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先后赴全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和相关医药企业进行调研和考察,组织召开膏方临床应用专题研讨会和膏方生产制备专题现场会,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多次召集工作会议,对专家共识的起草进行构思,打牢基础框架。2017年6月,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签署《共同促进中医膏方传承创新合作备忘录》。2018年12月,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申报的“‘苏派中医’膏方特色优势与传承发展研究”项目获得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立项资助。项目通过文献整理、医案分析、临床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归纳分析等方法,研究“苏派中医”膏方组方规律、用药特色以及临床优势病种,为更好地提高江苏中医药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中的显示度与贡献率发挥积极作用。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还开展了膏方学术研究大数据分析,并形成研究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江苏中医药》杂志是刊发“膏方研究”论文最多的中医药期刊之一。2021年1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的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得到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高度重视,其中“膏方的相关规范制定”作为2021年江苏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的重点项目予以立项资助。2021年5月,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将起草专家共识正式提上日程,成立江苏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起草组(以下简称起草组),由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亚博,副主任委员霍介格、罗兴洪担任主要执笔人,专委会学术秘书苏克雷、商璐协助资料收集整理,于9月形成《江苏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讨论稿)》,并于10月下旬召开第一次专家意见征询会,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全体常务委员对讨论稿进行讨论审议。会后,起草组成员对讨论稿进行了二轮修改完善。2021年11月上旬,起草组根据修改形成《江苏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向膏方研究专家委员会成员先后两次征集意见和建议,全国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刘沈林教授,孟河医派代表性传承人、常州市中医医院申春悌教授,岐黄学者、江苏省中医院沈洪教授作为主审专家,对征求意见稿作进一步审议。2021年12月上旬,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邀请主审与执笔专家召开第三次专家意见征询会,对反馈意见进行讨论研究和吸纳,对《江苏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与此同时,起草组向专家组成员征集表决意见,并于2021年12月中旬在江苏中医药信息网公示,从所有的反馈信息来看,主要是完善性意见,无反对性意见。2021年12月21日,《江苏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文章来源:《江苏中医药》 网址: http://www.jszyyzz.cn/qikandaodu/2022/0109/755.html



上一篇:中医学论文_坚持中医自信,为人民健康谋福利
下一篇:中医学论文_中医药通过微生物-脑-肠轴治疗产后

江苏中医药投稿 |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江苏中医药版面费 | 江苏中医药论文发表 | 江苏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江苏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