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与策略以广州中医药大

来源:江苏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7 02: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负责,但“三全育人”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育人作用得到了前所有未有的重视,因此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和育人水平的提升需要由相应的部门承担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放在首位。

因此,为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全国各高校纷纷设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通过对部分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架构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独立建制,不和校内原有的任何职能部门合署办公;(2)与人事处(人力资源部)合署办公;(3)与党委宣传部合署办公;(4)与组织部合署办公;(5)与教师发展中心合署办公;(6)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合署办公形式的人员架构大致有两种类型:(1)成立教师思政科或师德师风办公室并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工作;(2)合署后不新增科室,不配备专职人员,由现有人员兼任工作。由于高校原有的职能部门大多都涉及教师管理与服务工作,如何准确界定教师工作部的工作职能,科学规范其运行机制,从而有效开展工作,成为目前需要深入探索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设立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设立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党管高校的必经之路,在新时期下,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内涵、职能和定位是需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和学习的。

对于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的职能,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万金城[1](2018)认为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核心功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基础功能,教师服务管理工作是辅助功能。赵庆寺[2](2018)认为党委教师工作部要聚焦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的目标诉求,坚持规范指导和综合服务的职能定位,做好主导统筹与协助配合的权限划分,推进覆盖全体与贯穿全程的工作布局。推进党建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协同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精准发力,强化思想引领与制度规范的紧密结合,深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互促融合,实现学校主导和院系主体的统筹协调,从而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陈向斌[3](2019)提出党委教师工作部须准确定位角色,处理好参谋与担当的关系,统筹协调全校各类资源和各方力量,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方能履好职、尽好责。黄戈林[4](2019)认为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是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关键之举,是确保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方向的政治保障。

国外尚无文献明确提出“三全育人”的概念,党委教师工作部也是我国首次提出的概念,但是许多国家的教育观点和理念与“三全育人”有相通之处。德国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5]。”美国杜威也说过:“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首要的目的[6]。”法国塔尔德认为家长是最重要的育人队伍,他认为家长道德素养较高,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才能健康成长;日本的道德教育也很注重家庭教育,他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道德培育实践活动[7]。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教育都是要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培养人的活动,课程和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教师都要按照课程和教材的内容进行传授,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育人的作用。再如,根据杜威的教育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近代以来终身教育的提出使教育成为一种长期乃至终身的成长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每个人接触到的方方面面的人、事、物,都有可能会对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产生种种影响。这种影响是现实存在的,不会因为国别、性别、种族的差异而产生差异。这种情况其实就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育人过程,与我国所提出的“三全育人”不谋而合。

二、党委教师工作部对构建“三全育人”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三全育人”理论并非是新的概念,党委教师工作部也已经在许多高校成立,但是并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党委高校工作的职责定位目前尚未明确,在功能的实现上尚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存在权责界限不清的问题,特别是在新时代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量,通过对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内涵和功能定位进行完善,旨在对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和党管高校的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江苏中医药》 网址: http://www.jszyyzz.cn/qikandaodu/2021/0717/401.html



上一篇: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推广策略探究
下一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体验性思想政治教

江苏中医药投稿 |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江苏中医药版面费 | 江苏中医药论文发表 | 江苏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江苏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